1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公室和《中国中医药报》社共同揭晓2017年中医药十大新闻。
1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作出重要指示。1月,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出席赠送中医针灸铜人雕塑仪式,强调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7月,致信祝贺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开幕时指出,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许多国家民众广泛认可。7月,致信祝贺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召开时指出,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7月1日正式实施,国粹有了国法保障
201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组织召开中医药法宣传贯彻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强调,全面准确把握中医药法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切实抓好中医药法的宣传贯彻实施,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两个配套文件《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并实施。《河北省中医药条例》发布,成为中医药法实施后首个完成修订的中医药地方性法规。
3 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医药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2017年1月,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女性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等完成的“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6月,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全文在线发表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等完成的《电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漏尿量疗效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报告。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印发《“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立更加协同、高效、开放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解决一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突破一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4 第三届国医大师和首届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发展格局初步构建
2017年6月,人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彰30位第三届国医大师和100位首届全国名中医,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级名中医等有序衔接的中医药人才评价褒奖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计划选拔造就10名左右“中医药首席科学家”、100名“岐黄学者”,遴选培养近1000名中医药优秀人才、近1万名中青年中医药骨干人才。6所中医药院校和2所非中医药院校的11个中医药相关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医药一流学科、领军人才、骨干人才、优秀团队统筹推进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发展格局初步构建。
5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会议召开,少数民族医药工作成就显著
2017年11月,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会议召开,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少数民族医药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增加43个少数民族药品种,增幅达95%,远超整体目录17.1%的增幅。2016年全国共有少数民族医医院266所。已有2万多人取得了少数民族医专业医师资格,比2012年增长53%。系统整理了160多部少数民族医药重要文献,编纂了1864部古籍目录,筛选推广了140项少数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30多种常用大宗少数民族药材实现规模化种植养殖。会议全面部署了未来一段时期包括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工作。
6 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启动,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中医药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更为凸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务院扶贫办、工信部、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以建立切实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为重点,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衔接起来,基本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首批中药材产业扶贫基地和定制药园建设已开启。甘肃启动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实验区,重点建设11个道地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中医药产业园区、7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这也是国家批准建设的首个中医药产业实验区。
7 十二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医药健康服务形成新亮点
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亮点频现。为推动中医药健康养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龄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共同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基本建立,老年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为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并公布了首批15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意见》和《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促进形成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格局,发展个性化、便捷化、共享化、精准化、智能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8 中医中药中国行第三阶段活动启动,全面提升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2017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24个部门共同启动中医中药中国行第三阶段活动——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以“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提升民众健康素养”为主题,推广中医药理念、知识、方法和产品。在基层,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普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方式;在学校,实施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进校园行动,帮助中小学生了解中医药并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习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西出台举措加快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进校园,浙江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全国首套中医药小学教材《中医药与健康》被列入该省2017年教学用书目录,于秋季学期在全省使用。2016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结果反映了近年来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的成果,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达91.86%,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12.85%。
9 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发布,中医药走出去再上新台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中医药国际化步伐加快,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为中国—中东欧中医药中心(匈牙利)奠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明确支持在中东欧国家进一步开展中医药研究与合作,设立更多新中医药机构。为落实G20峰会中美两国在军事医学交流等方面达成的协议,举行中美军医针灸交流活动。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汇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余名专家,探讨如何弘扬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成果,服务人类健康。
10 山东威海推广中医优势病种收付费方式改革,中医药参与深化医改取得新进展
山东省威海市以中医优势病种收付费方式改革为突破口,调整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扩大中医药医保支付范围,既降低治疗费用、节省医保基金,又让病人收获实惠。广东省中医院通过制度建设和创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推动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被确定为全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典型示范。目前,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经全面推开,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平稳过渡。其中,北京市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中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质量、规范中医医疗服务、调整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医保报销目录及报销比例等举措成效初显,公立中医医院的中医药特色更加突出。